0
当前位置:首页 - 面食文化 - 面食与中国缘起5000年前

面食与中国缘起5000年前

  时间:2012年03月23日  浏览次数:2464 次

炎尝百草,稷教稼穑,尧制石饼  
中华面食缘起5000年前  
古老的黄河在地球的北纬34度转向南流,经地千里,纳川十九。数千年前中华民族和世界面食的文明在这儿拉开了帷幕。中国的面食文化缘起于山西,而后蔓延,除了中原地区以外,连沿海地区人的肠胃都逐渐征服。在深圳迅速发展的面点王立足南方,以面食这一中原文化做旗帜,讲述着中华民族血液里的面食文明。
  神话年代开始的面食文化。在神话的时代,一位叫神农氏的原始人类部落首领为了整个部落的生存,辗转到如今的山西,在羊顶山上开始了当百草定五谷,终于研究出“麻、黍、稷、豆可食”,第一次把人类从“畎为肉,草木为食”转向粮谷。  人类进入后器时代,周王朝的先祖从稷在今山西汾水流域诞生了,他发现了春播夏耕秋收冬藏的种植规律,担任氏族长官,教民稼种,把人类从捕获与采集时代带入农耕文明。史称后稷“功崇平地,德大配天”,被帝王奉祀为五谷之神。  帝尧时,五谷有一次遇雨成水。尧不忍把它舍弃,打算太阳晒干以后收藏,雨后太阳如火,青石板上的谷将变干变黄,并散发出奇异的香味。尧吃了一下,觉得甚好,于是命令百姓“石碎五谷,以水、树和成浆,铺于青石板上,燃柴木,以石板之热烤熟谷将后食用”。自此石烹时代开始了。炎尝百草,稷教稼穑,尧制石饼,终于拉开人类面食的开端。再经过五千年的演变流传,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面食文代。  事实上,面食发展史,是一部以晋地为源头的传播发展史。连城胡相的羊肉泡馍,汉时西传陕甘宁而发展;稷山人金氏兄弟赴京后于岐山开面馆“顺天立”,后形成了闻名中外的岐山挂面。13世纪,意大利人马可·波罗将面食带回故乡,传播于世界。中华面食就这样在世界饮食文化史上传播开去。  
 水饺  

   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基因  水饺在中国人心目中,与其说是一种面食,不如说是一种感情符号。民谚有“冬至不端饺子碗、冻掉耳朵没人管”,“初一饺子初二面,初三合子围锅转”的说法,而中国人最讲究、最为看重的大年除夕这顿饭,饺子也几乎已经成了它的主角。饺子,是祖祖辈辈血脉里传承下来的文化基因。  包饺子用的面粉是专用的饺子面,色泽洁白而有筋性,饺子馅要采用上等的精瘦肉,再加上20多种香料精工细作而成。上品的饺子特点是:“色泽洁白、皮薄馅大,边窄肚圆、入口鲜香”,煮好的饺子几乎是透明的,可以看见饺子里边翠绿的菜馅,轻轻咬开,立即就有鲜香的汁水流入口中。  更关键的是,面点王的饺子讲究现点现包,每一碗饺子都是新鲜的,吃起来,仿佛听到小时候母亲边端出来边说:“先吃先吃,我再去下。”然后,就是一个水汽弥漫的背影。    
    拉面  有一股来自戈壁滩的劲  早在清代,“兰州清汤牛肉拉面”已是兰州的美味小吃了。它沿着丝绸之路把美名和美味传开,至今,“一清(汤)二白(箩卜)三绿(香菜蒜苗)四红(辣子)五黄(面条黄亮)”的古老标准还是判断一碗好拉面的依据。 拉面按照传统方法和面,揉面,打面,醒面,和揪面剂子,再经拉面师傅用手抻拉——演出开始了。一团面在拉面师傅手中可拉出大宽、宽、韭叶、二柱子、二细、细、毛细、一窝丝、荞麦棱子等十余种不同形状的面条。其实,在中华料理文明里,技艺本身,是饮食里重要的一环。它和口舌无关,却上升到艺术的层次。  做面的工序复很杂。拉面大王说,传统的做法用“蓬灰”和面,而面则讲究“三遍水,三遍灰,九九八十一遍揉”。其中的灰,是用戈壁滩所产的蓬草烧制出来的碱性物质,俗称蓬灰,加进面里,不仅使面有了一种特殊的香味,而且拉出来的面条爽滑透黄、筋道有劲。这里所谓的“有劲”,就是在碗里能“站住”,也就是用筷子一捞又放下,面条能在碗里保持直立的形状片刻,否则就是“没有劲”了。   
   生煎包  特点是鲜、香、酥、嫩、白  包子到了上海以后,就演化出生煎包这种著名的小吃来,历史也已经久远。生煎包在继承传统的同时,做了少许的更改,形成了自已独有的特色,总结起来就是:鲜、香、酥、嫩、白。  包子要好吃,在于包子的醒发和煎制,这是一项精细的工作,必须要有多年经验的老师傅来掌握,时间稍长,包子顶部就会塌陷,时间稍短,包子又发不起来,吃起来是硬的。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,其实没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训练是很难做好的。  包子馅心的制作也是面点王的一道绝活,采用猪的后上肉,加入姜汁、大葱等20多种香料,十几道工序精工制作而成,制作的肉馅,入口鲜美多汁、肥而不腻。  

分享到: